在香港南丫岛的榕树湾码头附近,藏着一间名为“南丫岛烘焙工坊”的静谧小屋。推开木质边框的玻璃门,扑面而来的是黄油烘焙的温暖气息,混合着海风特有的咸鲜味道。这里是甜点爱好者的秘密基地,也是都市人短暂逃离喧嚣的治愈角落。 工坊主人阿May曾在法国蓝带学院深造,五年前回到故乡南丫岛,将祖传老屋改造成开放式烘焙空间。斑驳的砖墙上挂着铜制模具,原木长桌上整齐排列着称量工具,透过后院落地窗能看到摇曳的鸡蛋花树——每个细节都透露着慢生活的仪式感。 这里的甜点哲学从原料开始颠覆认知: 本地农场鸡蛋:每日清晨由索罟湾渔民用渡轮新鲜送达 有机蔗糖:采购自大屿山生态农场的手工红糖 海岛风味:后山种植的香草、野生采摘的洛神花、海滩岩石上的天然海盐 阿May坚持“三不原则”——不使用植物奶油、不添加防腐剂、不采用反式脂肪。就连司空见惯的巧克力酱,都是现场用厄瓜多尔可可豆研磨调配。
招牌产品:海盐焦糖泡芙塔
将法式闪电泡芙解构重组,酥皮中注入自制焦糖酱,表面撒着结晶海盐粒。咬破脆壳的瞬间,咸甜风暴在舌尖掀起层层浪涛。
季节限定:龙眼蜂蜜茉莉慕斯
选用岛上养蜂人采集的龙眼花蜜,搭配清晨采摘的茉莉花苞。慕斯体如同云朵般轻盈,底部藏着脆米巧克力薄脆,口感层次令人惊艳。
每周三场的工作坊课程总是早早爆满:
09:00-11:00 经典可颂制作
14:00-16:00 创意马卡龙造型
17:00-19:00 日落时分蛋糕裱花
参与者不仅能带走自己的作品,还能在课程结束时共享“神秘彩蛋”——可能是用当天剩余材料即兴创作的迷你甜点拼盘。
离岛的慢节奏让这里诞生出独特的融合创作:凤凰卷混搭法式千层酥皮、龟苓膏化身慕斯夹心、甚至用虾酱制作咸味曲奇。当夕阳将工坊染成蜜糖色时,捧着手冲咖啡搭配刚出炉的杏仁瓦片,远处渡轮的汽笛声也变得悠扬起来。
“甜点的意义不在于惊艳,而在于让人想起某些温暖的瞬间。”——阿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