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龙塘,位于九龙半岛中部,是一个兼具教育氛围与住宅静谧的独特区域。白天,这里因多所国际学校及大学的存在而充满学术气息;夜晚降临后,街灯映照着红砖墙的建筑群,住宅区的灯火与校园的宁静交织成一幅和谐画卷。
历史与现代交汇的街区九龙塘自1920年代开发以来,即以低密度住宅规划闻名。狭窄的街道两侧,殖民时期风格的别墅与现代高层公寓并存。窝打老道与歌和老街的交界处,路灯在榕树枝叶间投下斑驳光影,映衬着浸会大学历史建筑的尖顶轮廓。
图:九龙塘住宅区与教育机构灯光交相辉映 校园夜未眠晚上七点,香港城市大学的实验室依然亮着冷白色灯光。来自工程学院的团队正在调试无人机设备,玻璃幕墙外的露台上,三两名留学生捧着咖啡讨论课题。相隔不远的兆基创意书院,剧场里传出断续的钢琴声——艺术科学生正为毕业演出加紧排练。
住宅区的光影韵律沿着界限街漫步,铸铁围栏后的花园别墅陆续亮起暖黄色灯光。某户人家的落地窗前,三角钢琴上摊着琴谱,女主人正在指导孩子练习肖邦夜曲。便利店蓝色霓虹招牌下,刚下班的白领购买着微波便当,与遛狗的邻居轻声寒暄。
交通动脉的昼夜交替东铁线列车从头顶的高架轨道呼啸而过,车厢内稀疏的乘客与下方塞满教科书的补习班班车形成对比。九龙塘地铁站出口,拖着行李箱的交换生正用手机翻译路牌,而街角茶餐厅里,侍应生将最后一份菠萝油放进保温柜。
文化融合的夜间生态在基督教宣道会旁的小广场,菲律宾裔家政工人们围坐分享家乡零食;韩式炸鸡店的露天座位区,本地中学生与韩国留学生比拼着最新手游。凌晨时分,24小时自习室的灯光穿透雾霭,与天际线外的ICC大楼激光束在夜空中悄然对话。
这片3.5平方公里的土地,夜间温度计显示23℃,湿度82%。教育机构的智能照明系统在午夜调至节能模式,而某栋唐楼的天台,天文社学生刚刚架起望远镜——他们要在光污染中寻找狮子座流星雨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