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站上盖建筑群的灯光与维港夜色交织成画 当港铁东涌线列车缓缓驶入南昌站,玻璃幕墙折射出流动的霓虹光影。作为西九龙新兴发展区的交通枢纽,这座2003年启用的车站早已超越单纯的通勤功能。入夜后,站内几何线条的照明设计与站外环球贸易广场的激光秀形成奇妙对话,空中连廊化身为观赏维港夜景的独特观景台。
邻近的传统夜市仍在延续百年烟火
沿着富昌邨方向漫步,可见新兴商业体与老社区形成戏剧性碰撞。米其林推荐的「十八座狗仔粉」亮着暖黄灯光,隔壁精酿酒吧的霓虹招牌正闪烁冷蓝光芒。穿着西装的上班族与街坊阿伯在二十四小时茶餐厅共享卡座,虾籽云吞面的热气模糊了落地窗上的LED广告倒影。
西九龙文化区的辐射效应在此显现:车站通道化身光影画廊,本地艺术家的新媒体作品定期轮展;街角突然出现的涂鸦墙用荧光颜料描绘着霓虹灯牌与叮叮车,成为年轻人夜间打卡的热点。
深水埗运动场上,夜间足球赛的欢呼声划破夜空。邻近的南昌公园里,菲佣姐姐们周末聚会的手工灯笼在棕榈树间摇晃,与远处奥运站商厦的景观灯共同编织成多元文化的星空。当最后一班南环线列车驶离月台,便利店的自动门仍不时开合,为夜归人保留着温暖的橙色光晕。
「钢骨森林生暖意,霓虹深处见炊烟」
—— 本地诗人笔下的南昌夜景
这个新旧交融的街区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夜之篇章,既有国际都会的摩登质感,又延续着老香港的市井温情。当你在某个夜晚路过此处,不妨放慢脚步——转角处那碗车仔面的腾腾热气,或许比维港夜景更令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