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泛黄的华山明信片。边缘已微微卷起,图案上的险峰云雾却依然清晰。每当目光落在这方寸纸片上,那段刻骨铭心的登山记忆便如泉水般涌上心头。
那是五年前的深秋,我与三位挚友相约征服华山。凌晨三点的山脚下,星光稀疏,我们头戴探灯,踩着石阶开始夜攀。手电的光柱在漆黑的山道上摇曳,如同探索未知的萤火。千尺幢近乎垂直的铁索,百尺峡仅容半足的险径,每一次攀爬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呼吸渐渐急促,双腿如灌铅般沉重,但互相鼓励的呼喊声始终在山谷回响。
登上东峰观日台时,天际刚泛起鱼肚白。云海在脚下翻涌,峰峦如悬浮的岛屿。当第一缕金光刺破云层,整个山峦被染成金色,那一刻的震撼让所有疲惫烟消云散。我们挤在人群中,用冻僵的手指按下快门,却不及眼前壮丽的万分之一。
下山途中,我在半山腰的邮局买了这张明信片。图案正是东峰日出时云海托朝阳的经典画面。我用冻得发红的字迹写下:“致未来的自己:记住今天的勇气,如同华山永远迎着太阳。”没有寄出,而是带回家成为了书桌前的珍藏。
如今,朋友们散落天涯,有人成了奔波各地的摄影师,有人做了教书育人的老师。但每当看到这张明信片,我仍能听见那天山风呼啸的声音,感受到并肩登顶时击掌的温热。它不仅是风景的记录,更是青春友谊的见证——那些一起流汗、搀扶、欢呼的瞬间,比华山的岩石更坚硬地留存在生命里。
明信片右下角还有一小块水渍,是当时不小心滴落的汗水。这微不足道的痕迹,反而让记忆更加真实。它提醒我:最美好的回忆,往往诞生于最艰难的路上。华山的险峻教会我们,攀爬的意义不在顶峰,而在向上的每一步。
如今,每当面临人生中的“华山”,我都会看看这张明信片。它像一枚时光书签,标记着那个勇往直前的自己。也许有一天我会重游华山,但最初的那次攀登,已通过这小小的纸片,永远定格在生命的相册里。
一张明信片,万千回忆。它薄如蝉翼,却承载着山河的重量;它静默无声,却回响着青春的歌。华山依旧巍峨,而那段美好时光,已成为我心中永不褪色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