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一方禅意,守一季清涼
七月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城市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而当我踏进灵岩寺的山门,热浪倏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蓊郁的绿荫。古木参天,枝桠交错,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碎金般铺在青石板上。蝉鸣阵阵,却不再是烦躁的聒噪,反而成了这静谧时空的背景音。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代诗人常建的诗句,此刻有了最真切的印证。沿着石阶缓缓上行,两旁的银杏、古柏已有数百年树龄,树干需数人合抱。树冠如盖,将酷暑严严实实地挡在外面。微风过处,树叶沙沙作响,带来草木特有的清香。
大雄宝殿前的放生池畔,几株垂柳依依,池中睡莲静静绽放。锦鲤在莲叶间悠然游弋,偶尔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游客们在此驻足,或是投喂鱼食,或是静静观赏。孩子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与悠扬的钟声交织在一起,构成夏日寺宇独特的风景。
转入后山的竹林,更是另一个世界。竹影婆娑,凉意沁人。一条碎石小径蜿蜒向前,两旁翠竹挺拔,竹叶密密匝匝,几乎看不见天空。行走其间,只觉身心俱静,尘世烦扰仿佛都被过滤掉了。偶尔遇见一两位僧人,手持佛珠,步履从容,更添几分超然物外的韵味。
在茶寮小憩,要一碗寺里自制的酸梅汤。瓷碗温润,汤色澄澈,轻呷一口,酸甜适中,顿觉暑气全消。凭窗远眺,群山苍翠,飞鸟掠过,时间仿佛在这里慢了下来。隔壁桌的老者正与友人对弈,棋子落盘的声音清脆悦耳,与远处传来的诵经声相映成趣。
夕阳西下时,我登上钟楼。暮鼓晨钟,是寺庙亘古不变的节奏。站在高处俯瞰,整个灵岩寺被笼罩在金色的余晖中。瓦楞间升起袅袅炊烟,僧人们开始准备晚课。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心静自然凉”的深意——外在的清凉固然可贵,但内心的宁静才是抵御炎夏的真正法宝。
离开灵岩寺时,华灯初上。回望山门,它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暮色中,守护着这一方清凉世界。这个夏日,因为有了灵岩寺的绿荫,变得格外难忘。或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让忙碌的心灵暂时停泊,在古老禅意中找回最初的宁静。
灵岩寺的夏日,不仅是一场身体的避暑,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当现代生活的喧嚣令人疲惫,不妨来这里走走,听风观竹,品茶悟禅,让绿荫下的清凉浸润灵魂,重获内心的平和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