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于云雾缭绕的溪头山麓,一座以竹为骨的餐厅悄然伫立。推开吱呀作响的竹扉,仿佛跨入了另一个世界——竹庐餐厅,这里不仅是味觉的驿站,更是一场与山野的灵魂对话。
🌿 山泉活鱼:清冽中的鲜甜每日清晨,厨师会踏着露水前往山涧捕捞活鱼。以陶锅慢炖的山泉鱼汤,仅佐以几片姜与盐,汤色如琥珀,鱼肉嫩似豆腐。食客形容其味:“仿佛吞下了一口山间的晨雾。”
🎋 竹筒饭:大地馈赠的烟火气选用当年新竹为容器,填入本地红米、野菌与腊肉,用柴火蒸制三小时。劈开竹筒的瞬间,米香与竹香交织,饭粒浸润着竹膜的清甜,底部还有一层焦脆的锅巴。
🍄 采摘季限定:野菌三重奏雨季时,厨师会带领熟客深入松林采摘鸡油菌、松茸与牛肝菌。一道野菌煨土鸡,用砂锅文火慢炖四小时,菌鲜渗透每一丝鸡肉,汤汁浓稠可蘸食手作玉米饼。
餐厅主人陈师傅曾说:“我们不创造美味,只是山野的翻译官。”他坚持根据二十四节气调整菜单,春天供应脆嫩的炒山笋,秋天则用野山楂制作消食醋饮。就连餐后茶点也暗藏巧思——桂花葛根冻,取材自山崖旁的野生葛根,佐以院内古桂树的花蜜。
夜幕降临时,竹庐会点亮竹编灯笼。客人围坐在暖炕边,就着一锅药膳山羊肉小酌自酿的杨梅酒。窗外溪声潺潺,屋内香气氤氲,此刻的美食早已超越口腹之欲,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精神纽带。
离店时,每位客人会收到一包晒干的竹叶茶。当城市里疲惫时沏上一杯,舌尖回荡的山野气息,会再次唤醒那份与天地共餐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