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烟,悄然漫过飞檐翘角,将整条古街浸润成一幅水墨长卷。湿漉漉的青石板上倒映着黛瓦白墙的剪影,雨滴叩击路面的节奏恍若千年时光的私语。挎着竹篮的老妪推开雕花木窗,一缕茶香混着雨雾氤氲开来,恍然惊觉这巷陌里流淌的不仅是雨水,更是一脉绵延不绝的文明记忆。
足尖触及石板的刹那,细微的震动惊醒了沉睡在砖缝里的历史。每块青石表面都镌刻着深浅不一的纹路,那是无数草鞋布履、马蹄车辙共同书写的编年史。雨水沿着凹槽蜿蜒成溪,在转角处与邻家竹管滴落的清流相汇,奏响空灵的打击乐章。蹲身细看,墨绿色苔藓正从石缝里探出绒绒的触角,仿佛要给这些沧桑的甲骨文注上鲜活的标点。
两侧木构骑楼将天空裁成蜿蜒的玉带,瓦当垂落的雨帘后,隐约可见褪色的朱漆楹联。某扇花窗突然透出暖黄灯光,照亮了正在穿针的老裁缝银白的发髻,他的剪影投在细雨编织的纱幕上,宛如皮影戏里走出的伶人。斜对面茶馆里,说书人的惊堂木混着雨声拍响,惊飞了檐下避雨的麻雀,翅膀掠过的气流搅碎了门楣上「曲径通幽」的匾额倒影。
「这雨啊,下得比陆羽煮茶的水还讲究」柜台后的掌柜擦拭着青瓷茶具,碎玉般的水声应和着他的吴侬软语
油纸伞像水墨莲花在巷弄次第绽放,靛蓝、竹青、绛红的伞面下,时而飘过绣着缠枝纹的裙裾,时而闪过学子青衫的衣角。穿蓑衣的渔翁担着滴水的竹篓匆匆而过,新鲜的河腥气混着岸边酒肆飘来的糟香。拐角处忽然转出一顶茜素红的绸伞,执伞人木屐踏碎的雨花里,荡开胭脂色的涟漪。
靛蓝伞影
竹青衣袂
绛红绸伞
当灯笼渐次点亮时,雨水开始携带黄昏的暖意。杏花楼传来琵琶轮指的清脆,应和着雨打芭蕉的韵律,某扇半掩的门扉里飘出《雨霖铃》的残章。临河的美人靠上,执笔的书生将溅落纸面的雨珠勾勒成诗句,墨迹在湿润的宣纸上慢慢洇开,如同正在消散的旧梦。
青石留痕 | 深浅千年泪 |
檐马叮咚 | 说尽兴亡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