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繁华的铜锣湾区,霓虹灯与摩天大楼的缝隙间,藏匿着一片属于独立音乐的热土。每周五晚,当购物中心渐渐沉寂,位于告士打道地下的Livehouse「声域」便会亮起一盏暗红色招牌,吸引着音乐爱好者们推开那扇贴满乐队海报的黑色铁门。
今晚的演出海报赫然印着三组名字:后摇先锋「雾港灯塔」、电子民谣组合「像素爱人」以及朋克新锐「电路短路」。二十平米不到的舞台上,吉他手正在调试效果器链,七种不同颜色的单块效果器在幽蓝射灯下闪烁如星际控制台。
「我们尝试用Delay制造潮水退去的感觉」
——雾港灯塔吉他手阿Ken在试音时说道
场内在开场前半小时已呈现有趣的人群切片:
刚下班的投行职员松着领带倚在吧台
扎着脏辫的滑板少年在角落交换DIY磁带
举着胶片相机的文艺青年调整着ISO值
当「像素爱人」主唱敲响第一声卡林巴琴,三种迥异的文化群体开始随着同个节拍晃动身体。
演出进行至高潮时,老旧的电路终于不堪重负。突如其来的黑暗中,有人打开手机闪光灯照向舞台。这个自发举动如同病毒般扩散,三百道微光在漆黑中织成银河。鼓手顺势改用击打桶装水的即兴节奏,主唱带领全场拍手打Call,意外造就了当晚最动人的十分钟。
散场时,酒保向常客推荐下周的数学摇滚专场。门口的唱片摊亮起应急灯,黑胶封套在光影中跳动。走出地下室,铜锣湾的霓虹依旧绚烂,但空气中似乎多了些不一样的频率——这是属于独立音乐的生命力,在城市钢筋森林的裂缝中执着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