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尖沙咀广东道熙攘的奢侈品店,拐进堪富利士道的窄巷,铸铁招牌上斑驳的「春回堂」三字赫然入目。推门时铜铃叮咚作响,檀香混着廿四味特有的草本苦味扑面而来,六十年历史的木柜台后,掌柜用粗陶碗盛着深褐色的凉茶,宛如递来一味穿越时空的香港记忆。
「我太爷爷推木头车卖葛菜水时,半岛酒店才刚打地基。」第三代传人陈伯擦拭着祖传紫铜药壶说道。墙上镜框里泛黄的《湿热论》手抄本,记录着1898年创店时的独门配方。清晨五点开始,五指毛桃、鸡骨草等三十余味药材在特制「阴阳壶」中经历三煎三滤,遵循「武火攻、文火养」的古法。
经典配伍:癍痧(防疫)、火麻仁(润肠)、五花茶(祛湿)
隐秘菜单:阿婆私传的「醒酒三宝饮」
镇店法宝:光绪年间青花凉茶瓮
穿西装的投行精英与街坊阿婆并肩而坐,各自捧着热气蒸腾的茶碗。来自德国的游客Lena皱着眉头咽下第一口癍痧,却在五分钟后感嘆:「喉咙像被清风拂过。」常客周师傅每日收工必饮罗汉果茶,「比吃降压药管用」,说着掏出1978年的月票套,内藏几十张不同年代的凉茶积分卡。
「饮凉茶要含在舌尖慢慢落喉,苦味散了自然回甘,就像做人的道理。」——春回堂陈伯
智能保温桶取代了传统风炉,扫码即可查阅每批药材溯源信息。年轻客人轻点电子屏上的「症状自测」:熬夜、火锅、冷气病...三秒生成定制茶方。柜台玻璃下压着Instagram二维码,扫进去是#凉茶挑战赛视频——外国游客闭眼乾杯苦茶的表情包获赞破万。
在地人推荐体验路线
14:00 佐敦「恭和堂」龟苓膏配蜂蜜
15:30 油麻地「百草堂」现熬茅根竹蔗水
17:00 尖沙咀「春回堂」癍痧茶+陈皮柠檬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