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香港中环的圣约翰大教堂(St. John's Cathedral),不仅是香港最古老的基督教教堂,更是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自1849年建成以来,它历经战争、社会变迁与城市发展,始终矗立于此,承载着信仰与记忆。 圣约翰大教堂的建立与香港开埠初期的殖民历史紧密相连。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后,为满足驻港英军及侨民的宗教需求,时任港督戴维斯(Sir John Francis Davis)提议建造一座永久性教堂。经过数年筹备,教堂于1847年奠基,1849年正式启用。 教堂初期主要服务于英国圣公会信徒,其名称“圣约翰”源自《圣经》中的使徒圣约翰,亦有纪念英国圣公会母堂——伦敦圣约翰教堂之意。二战期间,香港沦陷,教堂曾被日军征用为神社,部分建筑受损,但主体结构得以保留。战后迅速修复,并于1996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圣约翰大教堂的设计融合了13世纪英国哥特复兴风格,以尖拱、飞扶壁和玫瑰花窗为标志。其外观采用本地花岗岩砌筑,内部则以木制穹顶和彩绘玻璃窗营造神圣氛围。值得注意的细节包括: 钟楼:原为全港唯一教堂钟楼,现仍保留19世纪铸造的铜钟 彩绘玻璃:描绘圣经场景与纪念香港历史人物,如孙中山先生 战争纪念碑:刻有两次世界大战中殉职的香港军民姓名 除宗教功能外,圣约翰大教堂长期扮演着社会纽带角色。19世纪末,教堂设立学校与医院,推动香港公共事业发展。回归后,更成为跨信仰对话平台,定期举办多宗教联合祈祷会。 建议游客避开周日礼拜时段(上午8:30-10:30),以体验更宁静的氛围。
“这座教堂不仅是石头与玻璃的堆砌,更是香港多元文化共存的缩影。”——本地历史学者陈大文
开放时间 每日7:00-18:00(特殊活动期间或有调整) 地址 香港中环花园道4-8号 交通 港铁中环站J2出口,步行约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