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于中区花园道的圣约翰大教堂(St. John's Cathedral),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西式教会建筑。1847年奠基,1849年竣工,这座新哥特式建筑见证了香港从渔村蜕变为国际都市的沧桑巨变。作为香港圣公会教省的主教座堂,其尖顶划破天际线的姿态,成为殖民时期英国国教在远东的精神象征。
建筑师乔治·斯特罗恩以英国13世纪早期哥特风格为蓝本,创造性地融入本土适应性设计:
高达20米的钟楼采用本地花岗岩砌筑
彩色玻璃窗融合中式花卉纹样
木制穹顶结构适应亚热带气候
二战期间遭日军炮击损毁的北翼耳堂,1949年修复时新增的战争纪念堂,让建筑本身就成为了活着的历史教科书。超越教派藩篱的实践体现在:
菲律宾移民的周日弥撒
尼泊尔裔信徒的特别祈祷会
为露宿者开设的慈善厨房
2018年台风山竹肆虐后,教堂主动敞开大门收容300余名受灾市民,真正践行了'众人皆兄弟'的普世价值。2019年获政府拨款2400万港元启动的'永恒之光'修缮计划,不仅修复维多利亚时期彩绘玻璃,更引入:
太阳能供电系统
无障碍通道改建
AR增强现实导览
这种修旧如旧,智慧焕新的保护理念,使这座174岁的建筑遗产持续焕发时代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