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约翰大教堂(St. John's Cathedral)坐落于香港中环花园道,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西式教会建筑之一,也是圣公会香港教区的主教座堂。这座哥特复兴风格的教堂于1847年奠基,1849年正式启用,见证了香港从殖民时期到国际化都市的沧桑巨变。
二战期间,教堂曾被日军征用为神社,内部装饰遭受严重破坏;战后经过精心修复,于1950年代恢复宗教功能。1996年,圣约翰大教堂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成为历史与信仰交融的象征。
教堂主体以花岗岩和红砖建造,尖顶高达18米,彩绘玻璃窗与拱形穹顶彰显哥特式建筑的庄严感。其设计融合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风格与热带气候适应性元素,如高耸的通风廊道和宽阔的阳台。
中殿与圣坛:可容纳超过700名信徒,桃木讲坛与铜制十字架为1890年代原物
彩色玻璃窗:描绘圣经场景与香港历史事件,包含纪念二战殉难者的“香港窗”
管风琴:1890年由英国制造,历经三次扩建后拥有4000支音管
作为香港唯一全年提供粤语、英语及普通话礼拜的教堂,圣约翰大教堂每周举行超过10场不同形式的崇拜活动。每年圣诞夜的烛光音乐会与复活节的圣乐演出,吸引各国民众参与。
教堂长期开展社区服务项目:
资助低收入家庭儿童教育
为露宿者提供免费膳食
开办难民法律援助中心
在维多利亚港的摩天大楼环抱中,圣约翰大教堂的静谧庭院成为都市人的精神绿洲。教堂定期举办的文化活动包括:
跨宗教对话论坛
古典音乐演奏会
香港历史主题展览
2019年社会运动期间,教堂曾开放作为中立庇护所;2020年疫情期间,其线上礼拜服务单次点击量突破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