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太空馆自1980年开馆以来,一直是亚洲重要的天文科普教育基地。这座以蛋形主体建筑闻名的场馆,通过互动展览、天象厅节目和专题活动,向公众揭示宇宙奥秘,并提供天文现象的科学解释。
科学与艺术的建筑结合太空馆独特的半球形天象厅是其核心设施,直径23米的穹顶配备最新数码星像投影系统,可模拟不同时空的星空景象。建筑西翼的太空科学展览厅和东翼的天文展览厅,通过螺旋形参观路线引导观众循序探索宇宙之谜。
常设展览亮点宇宙演化长廊:38亿年的宇宙简史通过立体模型动态呈现
重力交互装置:直观演示天体运动与引力关系
太空实验室:模拟国际空间站进行微重力实验
天文现象解码 日食与月食通过3D轨道模型演示日月地位置关系,解释 日食必发生在朔月、 月食限定于望月的天文学原理。特别设置的AR体验区,可实时生成任意地点的日食模拟影像。
极光之谜太阳风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通过磁感线动态模型可视化呈现。参观者可通过调节太阳风强度参数,观察极光形态的变化规律。
流星雨预报展示彗星轨道遗留物质与地球大气的摩擦发光机制,解析狮子座、英仙座等主要流星雨的周期性规律。互动屏幕可查询未来50年流星雨精确时刻表。
教育与启迪太空馆年均举办120场天文观测活动,配备40厘米口径折射望远镜。2023年推出的「深空直播间」项目,通过远程控制云南天文台2.4米望远镜,让市民实时观测系外行星。
「在这里,抽象的物理公式转化为可触碰的宇宙语言」—— 资深导览员陈文辉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 周一至周三 13:00-21:00 |
---|---|
天象厅节目 | 每日4场(需提前预约) |
特别提示 | 每月首个周五晚举办星空茶座 |
通过香港太空馆的前沿展示,公众不仅能理解日食月相这些基础现象,更可深入认识引力波探测、系外行星搜寻等现代天文学突破。这座连接大众与宇宙的桥梁,持续点燃着人们对星空的好奇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