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维多利亚港畔的香港太空馆,自1980年开放以来,始终以激发公众对天文学的兴趣为使命。这座标志性的蛋形穹顶建筑,不仅是全球首座以宇宙为主题的现代化科普场馆,更是一扇连接人类与浩瀚星海的窗口。
科学与艺术的太空殿堂建筑师司徒惠设计的独特半球体结构暗含天文深意:东翼象征月升,西翼代表日落。直径23米的巨型天幕投影系统每年呈现超过50部科普影片,采用最新的8K激光投影技术,将观众带入超高清宇宙画卷。
宇宙长廊:按时间线索展示138亿年宇宙演化史
航天科技厅:1:1还原的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模型
天文望远镜阵列:配备太阳滤镜的观测平台
通过引力透镜互动装置,观众可亲手模拟暗物质对光线的扭曲效应。展厅中央的26米动态星图揭示银河系旋转速度异常现象。
系外行星矩阵400颗悬浮光球构成的艺术装置,每颗代表已确认的系外行星。触摸屏可查询开普勒452b等类地行星的大气成分数据。
全息剧场每周上演《量子世界漫游指南》,利用光子追踪技术再现双缝实验。观众可通过座椅传感器收集粒子运动数据,参与量子叠加态模拟实验。
2025年即将开放的"火星实验室"将配备:
模拟火星车驾驶舱
原位资源利用3D打印沙盘
人工重力离心装置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