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香港尖沙咀海滨的香港太空馆,自1980年开放以来,一直是亚洲重要的天文科普基地。这座以蛋形穹顶为标志的建筑,通过沉浸式展览、天象节目与互动装置,带领参观者踏上从宇宙大爆炸到未来星际殖民的壮阔旅程。
常设展览:解码宇宙演化史场馆一层的「宇宙演化长廊」以时间轴形式展开叙事:
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3D全息模型
早期恒星形成的物质云动态模拟
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碰撞的预测演示
在「太阳系探秘」展区,直径6米的太阳模型实时显示耀斑活动,八大行星轨道以光带形式投射于地面,游客可通过重力模拟器体验不同星球的重力差异。
专题展览:前沿科技的窗口二层旋转展览厅每年推出3-4个专题展,近年亮点包括:
中国探月工程月壤样本特展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首批深空照片解析
量子计算机在宇宙学研究中的应用展示
何鸿燊天象厅:沉浸式宇宙剧场直径23米的半球形银幕每日轮播科普影片,其中《时空的涟漪》通过引力波探测数据还原中子星碰撞场景,配合座椅的震动反馈,创造多维感官体验。
互动实验室:亲手触摸星辰位于地下层的太空探索实验室设有:
火星车遥控操作模拟器
陨石成分光谱分析工作站
太空植物栽培实验套装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用显微镜观察阿连德陨石的球粒结构,这种实践教育比课本更直观。」——天文教育部主管陈志强博士未来展望:连接人与星空
2024年启动的「深空通讯计划」将开放公众通过馆内设备向地外行星发送数字化讯息。同年升级的AR导览系统,可实时叠加星座信息于现实星空之上。
香港太空馆不仅是知识的容器,更是一个让宇宙变得触手可及的时空门户。当参观者走出蛋形穹顶时,头顶的星空已然展现出全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