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香港尖沙咀海滨的香港太空馆,自1980年开放以来,一直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天文与太空科学教育基地。这座以蛋形设计闻名的建筑,不仅外观独特,更通过丰富的互动展项、沉浸式天象节目以及前沿科技展示,带领游客跨越地球界限,探索宇宙奥秘。 一层主展厅以时间轴形式展示人类航天史: 1:1复刻的苏联「卫星一号」模型 阿波罗11号登月舱交互投影装置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剖面模型
设有三大主题模拟装置:
火星车驾驶舱(支持六自由度动态模拟)
空间站机械臂操作训练台
月球重力跳跃体验平台
2023年新增的「星际移民」沙盘,通过AI算法实时模拟地外殖民地生态系统。直径23米的半球形银幕配备:
蔡司9型光学天象仪
8K激光投影系统
杜比全景声音响
每月更新的专题节目包含:《黑洞边界》(2023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古天文密码》等原创作品。太空馆设计分龄教育项目:
年龄段 | 特色课程 |
---|---|
6-8岁 | 星座黏土创作+火箭气球实验 |
9-12岁 | 火星基地设计竞赛 |
13-18岁 | 卫星轨道计算工作坊 |
2024年度重点活动包括:
与NASA合作的「阿尔忒弥斯计划」直播观测
航天员王亚平专场对话会
零重力艺术创作展
作为连接大众与深空探测的桥梁,香港太空馆持续升级展示技术,其2025年「量子通信体验展」筹备工作已启动。在这里,每个仰望星空的参观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宇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