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急速都市化的浪潮中,荃湾却保留着一片让传统工艺生根发芽的土壤——「荃湾文化工作坊」。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剪刀与纸张的细语,颜料与布料的交织。参与者们通过「亲手制作」,重新连接逐渐淡去的文化记忆。
特色工作坊一览
传统灯笼扎作:学习竹篾弯曲技法与丝绸裱糊工艺
岭南扎染体验:用天然植物染料创作独一无二的布艺
微型神龛制作:以1:20比例还原传统庙宇建筑细节
工作坊特别设置「自然素材创作区」,鼓励参与者从荃湾的山海资源中获取灵感。近期举办的「海岸线记忆」主题活动中,艺术家指导学员:
收集汀九桥畔的漂流木
用海玻璃拼贴马赛克画
将贝壳嵌入陶土制作香炉
这种「在地取材」的创作方式,让每件作品都承载着荃湾独特的地理印记。
工作坊特别设计「祖孙协作课程」,让传统技艺成为沟通的桥梁。在最近的广彩瓷器课程中:
长辈任务 | 青少年任务 |
---|---|
调制矿物釉料 | 设计现代纹样 |
这种创新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技法的精髓,又注入当代审美元素。
「从食材到故事」烹饪工作坊带领参与者:
拜访杨屋道街市老摊贩
学习制作客家茶粿
录制口述历史音频档案
「原来一块茶粿里藏着客家移民的奋斗史」——参与者李女士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