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香港西南部的南丫岛,以其碧海蓝天、质朴渔村和丰富的生态资源闻名。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片世外桃源也面临着环境压力与社区老化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南丫岛志愿者活动”应运而生,号召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共同投身环保与社区服务,为守护自然与人文遗产贡献力量。
一、活动背景:自然与社区的双重呼唤南丫岛不仅是香港第三大岛屿,更是重要的生态栖息地,拥有红树林、珊瑚礁及百余种候鸟。然而,近年来,岛上垃圾堆积、海洋塑料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岛上老龄化人口比例高达30%,许多长者缺乏日常关怀,传统文化亦面临断层危机。志愿者活动旨在通过系统性行动,回应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环保行动:守护碧海青山的实践 1. 海岸线清理与垃圾分类每周六上午,志愿者团队会前往洪圣爷湾及榕树湾海滩,进行塑料瓶、渔网、泡沫碎片的清理工作。活动特别引入“生态垃圾审计”,将收集的废弃物按材质分类并记录数据,为环保组织提供污染趋势分析依据。2023年累计清理海洋垃圾超2吨,其中60%实现循环再利用。
2. 红树林保育行动针对岛上鹿洲村红树林生态区,志愿者定期移除入侵物种如互花米草,并补种本地秋茄树幼苗。同时设置生态解说牌,引导游客遵守观赏守则。过去一年,红树林区域鸟类栖息种类增加了15%。
三、社区服务:温暖传递与文化传承 1. 长者关怀计划每周探访独居老人,协助采购生活物资
开展“口述历史”项目,记录渔村故事
组织传统茶果制作工作坊,促进代际交流
2. 儿童环保教育通过“海岛小卫士”计划,志愿者带领学童参与潮间带生物观察、废旧物改造课程。2023年开发的“塑料漂流记”互动游戏,已纳入南丫岛小学环境教育课程体系。
四、志愿者心声:改变在行动中发生“清理海滩时发现被塑料环卡住脖子的海鸟,让我深受震撼。现在我会随身携带可重复使用的餐具,更带动家人加入月捐环保组织。”——志愿者张女士
“教阿婆用智能手机查看天气预报后,她每天在码头等我下班递凉茶。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是都市生活中最珍贵的收获。”——大学生志愿者小王五、未来展望:从海岛到世界的可持续之路
截至2024年,该项目已吸引超过1200人次参与,并衍生出“零废弃市集”“生态导览员培训”等新模块。活动组织者正尝试将南丫岛模式复制到其他离岛地区,同时通过线上平台分享环保经验至东南亚沿海社区。
南丫岛的实践证明,环保与社区服务从来不是宏大空洞的口号。当人们俯身拾起海滩上的塑料瓶,当年轻志愿者耐心聆听长者的往事,当废弃渔网被改造成艺术装置——这些微小而具体的行动,正在编织一张连接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生命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