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醉白池,始建于明代,是江南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作。其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雅号“醉吟先生”与北宋文学家苏轼笔下“池上”诗意,融合人文与自然景观,成为松江千年文脉的重要见证。
醉白池最早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1573-1620),由礼部尚书董其昌规划建造。清顺治九年(1652年),松江名士顾大申在旧址上扩建,历时十余年形成现今主体格局。园内现存《醉白池记》碑文详载其营造理念。
明代:董其昌始建私家园林
清代:顾大申扩建定名醉白池
1959年: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园林占地5公顷,遵循“小中见大”的造园法则:
建筑群组
池上草堂、四面厅、疑舫等建筑采用典型的明代穿斗式结构,廊柱间镶嵌明清碑刻63方,形成独特的书法艺术画廊。
水系布局
中心醉白池面积约2亩,以太湖石堆砌驳岸,池周布置曲桥、水榭,倒映云影天光,营造“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意境。
“园以文传,文以园存”——《松江府志》
园内珍藏赵孟頫《前赤壁赋》石刻、郑板桥竹石图碑等艺术珍品,历代文人雅集留下的诗词楹联多达百余处,构成三维的文化记忆空间。
作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者,醉白池承载着:
江南造园技艺的非遗传承
海派文化溯源研究基地
市民文化休闲空间
每年举办元宵灯会、端午诗会等传统活动,2021年接待游客达3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