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冬日少有北国的凛冽,却独有一份水墨江南的温婉。晨起推窗时,薄雾如纱,将醉白池笼成一幅未干的宣纸画。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在岁末的寒凉中褪去喧嚣,显露出沉淀数百年的禅意与诗情。
一池寒水映苍苔沿着九曲回廊缓步而行,脚下的青石板沁着露水的凉意。池面凝结的薄冰下,几尾红鲤如琥珀中的精灵悠然游弋,搅碎倒映的云影天光。岸边的老梅虬枝斜逸,褐色的枝桠上缀着点点白蕊,恰似王冕笔下的《墨梅图》活现眼前。待行至「雪海堂」前,忽闻暗香浮动——原是墙角数株绿萼梅凌寒而绽,花瓣上还凝着昨夜微霜。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冰韵无声藏古意
穿过月洞门,忽见「四面厅」的雕花槅扇上结满霜华。六角冰晶在木质窗棂间蔓延伸展,恍若天然的水纹雕饰。檐角风铃冻住了声响,唯余松针坠落的簌簌轻响在庭院回荡。此刻立于「玉兰院」中仰首,可见湛蓝天幕下黛瓦飞甍勾勒的剪影,与枝头未化的残雪相映成趣。
冰凌垂挂在百年建筑檐角,时光在此凝固
笔墨春秋话沧桑漫步至碑刻长廊,指尖抚过董其昌《濯锦园记》的斑驳字痕。四百年前文人雅集时的墨香酒韵,似仍萦绕在「疑舫」的太湖石间。驻足「乐天轩」前,忽忆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句——这座为追慕诗魔而建的园林,确在冬日最得乐天笔下的闲适真味。
午后暖阳穿透「半潭秋水」的漏窗,在粉墙上绘出梅竹交错的写意画。池西的「花露涵山」亭内,三五老者正煮雪烹茶,紫砂壶嘴蒸腾的热气与池面寒烟缱绻交融。忽有鸟雀掠过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将倒映的云影揉成细碎的金鳞。
建筑之美:16座明清风格亭台楼阁随形就势
植物之韵:23株百年古树经冬犹绿
人文之厚:87方历代名家碑刻藏于廊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