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明代的城隍庙山门见证着上海的城市记忆
一、神与城的千年契约永乐年间(1403-1424)的晨钟暮鼓中,上海知县张守约将霍光行祠改建为城隍庙,这一决定意外造就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图腾。殿宇三重制的建筑规制暗含天地人三才之道,飞檐上的嘲风兽守望黄浦江的潮起潮落,戏台藻井的八卦纹样流转着道法自然的哲思。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增建的豫园,以"愉悦双亲"之名,在粉墙黛瓦间勾勒出天人合一的江南意境。
二、市井里的信仰交响正月十五的灯笼海映红百年砖墙,九曲桥畔的祈福人流织就人间星河。秦裕伯冠冕上的明珠折射着士大夫的济世理想,霍光将军铠甲下的忠勇传说仍在耳畔回响。玉器商贩的吴侬软语与功德箱前的虔诚叩拜,在香火氤氲中达成奇妙的和解。观涛楼上,书画名家与西洋客商共赏明代古琴的泠泠七弦。
「城隍出巡,三巡六巷九回头」——老上海民谚道出巡游仪仗的磅礴气势三、石库门里的商业传奇
光绪十九年(1893年),南翔馒头店在香火缭绕中开张,竹制蒸笼里升腾的不仅是小笼包的鲜香,更是商业智慧的觉醒。绿波廊的雕花窗棂见证过克林顿筷间的汤包,湖心亭的紫砂壶冲泡着迪斯尼总裁的东方想象。当无人机掠过文昌街的明清牌楼,百年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在霓虹中焕发新彩。
城隍庙大事记
1403年 霍光行祠始建
1559年 豫园破土动工
1853年 小刀会起义指挥部
1980年 商城改造工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