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逾5000公顷,是以生态保护与科学研究为核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汇聚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探索森林生态多样性的绝佳之地。清晨薄雾中,阳光穿透林木的缝隙,鸟鸣声与溪流声交织成自然的交响曲,为游客揭开森林的神秘面纱。 公园内分布着超过2000种维管植物,其中珍稀濒危物种占比达12%。从高耸入云的百年古树到低矮的蕨类植物,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植被带: 针叶林区:以水杉、马尾松为主,构成森林的绿色屏障 阔叶混交带:栎树、枫香与杜鹃共生,四季色彩变幻 湿地植物群:睡莲、芦苇与珍稀的中华水韭点缀湖泊 每年春季,漫山遍野的野生杜鹃竞相绽放,粉紫色的花海与翠绿的森林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公园记录到的鸟类达286种,包括: 红外相机捕捉到34种兽类活动踪迹,包括穿山甲、小灵猫等国家保护动物。游客可通过生态步道旁的观察窗,见证松鼠、刺猬等小动物的自然状态。 公园采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级保护模式: 设立无人干预的原始林保护区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生态数据 开展濒危植物人工繁育计划 公园设计多条主题游览路线:
生态教育径
长度2.8公里,设有20个互动解说点,通过AR技术展示植物生长过程
哺乳动物栖息地
珍稀品种 观测季节 中华秋沙鸭 冬季 白颈长尾雉 全年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在森林中找到生存空间」——园区生态研究员张明远
星空观测台
夜间开放的天文观测点,在零光污染环境中领略银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