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銮鼻位于台湾最南端,以壮丽的海景、丰富的海洋生态和多样的水上活动闻名,每年吸引大量游客。然而,海洋活动虽有趣,却潜藏风险。本文提供重要安全提示,帮助游客享受快乐又安全的体验。
一、了解鹅銮鼻海洋环境特点鹅銮鼻海域受黑潮影响,水流较强,且季节变化明显:
夏季(5-9月):水温较高,适合游泳、浮潜,但午后易有雷阵雨,海面可能突然起风浪。
冬季(10-4月):东北季风强劲,浪大流急,不适合下水活动。
潮汐与暗流:涨退潮落差大,部分区域有暗流,需留意潮汐表并避免独自下水。
二、常见海洋活动安全指南 1. 游泳与浮潜仅在划定安全区域内活动,勿超越警戒线。
穿戴救生衣或浮力装备,尤其是初学者。
避免触碰珊瑚或海洋生物,以防割伤或中毒。
结伴而行,互相照应。
2. 潜水(水肺潜水)选择合格潜水业者,确认装备完好。
遵守潜水计划,勿超越深度与时间限制。
注意耳压平衡,避免快速上升。
3. 冲浪与水上摩托车穿戴头盔、防寒衣等防护装备。
保持与其他活动者的安全距离。
遵守海域管理规则,勿在游泳区附近高速行驶。
⚠ 特别注意:鹅銮鼻部分海域有陡降地形与强流,未经训练者切勿冒险进入深水区。 三、天气与海象预警出发前务必查询气象预报:
中央气象署发布之海浪、风向及降雨预报。
若预报有台风、大浪或雷雨,应立即取消活动。
现场注意警示旗号:红旗代表危险,禁止下水;黄旗表示需谨慎。
四、紧急情况处理抽筋或体力不支:保持冷静,仰漂节省体力,挥手求救。
被水流带走:勿逆流挣扎,沿平行海岸方向游出流区。
溺水救援:大声呼救,拨打119或118(海巡署),抛掷浮具而非直接下水。
💡 安全小贴士:随身携带防水手机袋、哨子,并告知亲友行程。 五、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安全之余,请爱护海洋:
不丢弃垃圾,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不踩踏珊瑚或骚扰生态。
遵守当地法规,尊重其他游客。
结语鹅銮鼻的海洋魅力无穷,但安全永远是第一前提。通过充分准备、遵守规则与保持警觉,游客能降低风险,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祝愿每位旅人都拥有平安愉快的回忆!
最后更新日期: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