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投县的溪头自然教育园区,是台湾著名的森林游乐区,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感受森林浴。然而随着观光人潮增加,如何兼顾旅游品质与生态保护成为重要课题。「无痕森林」理念的实践,正是实现永续旅游的关键路径。
一、什么是无痕森林?无痕森林(Leave No Trace)源自美国的户外伦理准则,核心精神是透过事前充分规划与准备、在可耐受地表行进与露营、适当处理垃圾、保持环境原有风貌、减少用火影响、尊重野生动物、考量其他游客感受等七大原则,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溪头实践亮点:园区内设置超过50个分类回收桶,每年回收逾10公吨资源垃圾;步道采用生态工法修建,避免大面积开挖;每日实施游客总量管制,维持森林承载力。
二、溪头的具体实践措施智慧导览系统:透过APP提供电子地图与语音导览,减少纸质折页的使用
绿色交通:鼓励搭乘台湾好行巴士,园区内提供电动接驳车
减塑行动:餐饮部全面使用可分解餐具,设置8个补水站减少瓶装水消费
生态教育:每日举办2场「无痕森林」工作坊,由解说员带领实地操作
栖息地保护:划定3个生态保护区,设置红外线相机监测野生动物活动
三、游客如何参与实践每位游客都是无痕森林的实践者:
行前下载电子地图,自备水壶与环保餐具
沿着木栈道行走,不攀折植物或喂食野生动物
产生的垃圾随身带走,果皮等有机物也需带离森林
使用「相机代替采摘」,用照片记录美丽的森林生态
遇到穿山甲、山羌等野生动物时保持安静观察
根据园区统计,实施无痕森林计划后,2022年垃圾量较2019年减少37%,野生动物目击记录增加2.3倍,证明环保与旅游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四、未来展望溪头正推动「碳中和旅游」计划,预计2025年前种植5,000棵台湾原生树种,并建置太阳能发电系统。同时与周边社区合作发展低碳农产品,打造完整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无痕森林不仅是口号,更是需要每位参与者身体力行的生活哲学。当我们学会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走过不留痕,但心中留感动」的永续旅游境界。
注:本文数据参考溪头自然教育园区2022年永续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