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公园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载体,承担着文化传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重使命。据统计,我国87%国家级遗址公园内存在濒危物种,其中30%的植物和15%的动物属于区域性特有种群。
2.1 生态本底监测体系
布设200+红外相机网格化监测点
应用DNA宏条形码技术进行物种鉴定
建立微气候动态监测站
2.2 栖息地修复工程| 项目 | 实施标准 | 成效 |
|---|---|---|
| 湿地再造 | 恢复原生水文循环 | 涉禽回归率↑62% |
| 林窗营造 | 按历史文献复原植被 | 古树幼苗存活率↑45% |
电子围栏动态预警
AR实景科普导览
分时分区预约制
3.1 数字孪生平台
集成GIS、BIM、IoT技术构建三维生态模型,实现物种迁徙模拟和灾害预警。
3.2 生物声纹数据库收录1200+种生物声学特征,通过声景生态学分析评估生态健康指数。
成立跨学科保护委员会
建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
推行社区共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