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歌乐山,像被秋风打翻的调色盘,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晨雾尚未散去,阳光已透过薄纱般的云层,为山峦镀上深浅不一的金色。银杏大道上,落叶铺就了一条绵延的黄金地毯,踩上去沙沙作响,仿佛大地在轻轻吟唱秋日的诗篇。
一、山色如画的金黄韵律沿着青石板路蜿蜒而上,枫香树与乌桕交织出暖色调的渐变。最动人的要数半山腰的百年银杏群,扇形叶片在枝头颤动如金蝶,飘落时又似一场寂静的太阳雨。摄影爱好者们早早架起三脚架,捕捉光影穿过叶隙的瞬息万变。护林人老陈笑着说:“每年这个时候,连松鼠都挑最黄的松果藏——它们也知道啥颜色最喜庆哩!”
二、梯田里的农耕交响山坳处的梯田正上演丰收乐章。沉甸甸的稻穗弯成金钩, farmers 们挥舞镰刀的动作带着舞蹈般的节奏。稻草扎成的垛子像胖乎乎的卫兵,守着新碾的米堆飘起炊烟香。农学院实习的小王捧着稻穗记录数据:“歌乐山的红壤种出的糯米特别软糯,你看这谷粒饱满得快要撑破壳了!”
三、果林间的甜蜜盛宴转过山脊便是柑橘园,黄澄澄的果实压弯枝桠,空气里浮动着清甜的香气。果农们踩着梯子剪果,竹篮里很快堆起小山。留守老人刘婆婆边分拣果子边念叨:“今年雨水匀称,橘子比去年还甜三分。”她随手掰开一个,橘络如金丝网兜住瓣瓣果肉,递来的那份甘甜里,藏着山野最朴实的馈赠。
四、人文与自然共鸣红色遗址掩映在秋色中,赭色岩壁与金黄梧桐构成庄重又温暖的和弦。游客们在林间朗读烈士诗抄,落叶悄然覆上石刻的铭文。文旅局新推出的“秋收课堂”里,孩子们用稻秆编草帽,用枫叶做贴画,老石匠示范着如何用当地红砂岩雕刻秋收图——自然与人文在此刻达成默契的丰收。
当夕阳给群山镶上最后一道金边,歌乐山的秋日沉淀出双重丰收:不仅是谷物满仓、瓜果盈筐,更是城市人对土地重新认知的精神归仓。这片金黄,终将化作冬天炉火旁的一碗新米粥,或是书页里那枚平整的银杏书签,继续讲述着山与人的永恒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