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随着最后一根主缆索股的精准定位,连接大屿山与青衣岛的青马大桥完成主体结构合龙。这座跨度达1377米的悬索桥甫一亮相便跻身全球最长公铁两用悬索桥行列,其建造过程堪称香港基建史上的里程碑。工程师们在台风频发的珠江口海域创新采用风洞模拟技术,通过128组减震阻尼器实现抗风设计,解决了大桥在16级强风下的稳定性难题。
桥塔以钻石型钢结构支撑着总重5万吨的桥体,双层面板设计上层通行机场快线,下层承载汽车洪流。特别设计的55组伸缩缝如同机械关节,可应对2.1米的热胀冷缩位移。建造团队首创模块化预制工艺,将2.6万块钢板在陆地车间焊接成巨型节段,再由亚洲最大浮吊精准安装,创造了单月推进300米的施工纪录。
工程设计团队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桥身涂装为海洋蓝灰色系,使钢铁结构与马湾海峡的碧波形成视觉呼应。桥墩基础采用空心沉箱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干扰。夜间照明系统精确控制光污染,让离岛星空依然璀璨。青屿干线观景台的特殊角度设计,使游客能同时观赏大桥全景与汲水门大桥的框景构图。
这座获得199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提名的工程杰作,已成为香港精神的物质载体。007系列电影在此取景时,剧组特别设计了直升机穿越主缆的惊险镜头。每年12月举行的青马大桥马拉松,参赛者在214米高空奔跑时能感受海风与钢结构的共振韵律。当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青马大桥又与新世纪工程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