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许多古城的老街巷中,总能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位手执铜勺的老者,看他以糖为墨、以石板为纸,手腕轻转间勾勒出龙凤花鸟的轮廓。这种被称为“糖画”的民间艺术,尤其在城隍庙的烟火缭绕中,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甜蜜符号。
一、糖画的千年步履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糖画技艺可追溯至宋代市井,彼时称为“糖丞相”的艺人用熔化的饴糖在石板上浇铸出戏曲人物。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描述的城隍庙庙会场景,正是糖画艺术走向鼎盛的见证——艺人们将祭祀文化与民间美术结合,用糖浆绘制城隍爷坐骑貔貅、门神秦琼尉迟恭等图案,既作祭品又成玩具。
“熬糖要看‘三色火’,黄铜锅里琥珀光。”——老艺人张金福的糖画口诀二、糖液流转间的匠心密码
制作糖画需历经三大工序:
熬糖:选用川蔗冰糖与麦芽糖按7:3配比,铜锅文火慢熬至160℃呈琥珀色
运勺:特制尖嘴铜勺保持65℃恒温,艺人需在20秒内完成从勾勒到填充的全流程
定形:在大理石板上以‘三提三放’手法确保糖片厚度均匀,0.3毫米的误差范围考验手上功夫
工具谱系| 工具 | 材质 | 功能 |
|---|---|---|
| 糖勺 | 紫铜 | 精准控制糖液流量 |
| 画板 | 汉白玉 | 快速导热定型 |
| 起子 | 黄杨木 | 无损分离糖画 |
在上海城隍庙的元宵灯会上,糖画艺人会创作“三官大帝”主题作品:天官手持如意糖丝细若发丝,地官脚下的元宝中空而不塌,水官衣袂的波浪纹需一气呵成。这些作品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暗含‘甜满人间’的吉祥寓意。
四、甜味的现代转身面对工业化冲击,新一代糖画艺人正尝试跨界革新:
与3D打印技术结合,制作可拆卸组合的糖画建筑模型
开发低糖配方的生肖盲盒系列
在豫园灯会上推出AR糖画,手机扫描即可观看创作过程动画
正如非遗传承人李桂芳所说:‘糖画的甜,不该是博物馆玻璃柜里的标本,而应是流动在街巷里的生活之味。’城隍庙的糖画摊位前,孩子们举着会发光的糖画龙灯,古老的手艺正借着科技与创意,续写新的甜蜜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