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石库门建筑里,13位代表聚集于此,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座青砖黛瓦的普通民居,就此成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原点。中共'一大'会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见证,更是近代中国命运转折的象征。
会议期间,代表们以'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名义掩人耳目。7月30日晚,法租界巡捕房的突然搜查迫使会议中断,代表们紧急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画舫上完成最后议程。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毛泽东
会址所在的石库门建筑群始建于1920年,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折射出当时上海的特殊地位。会议室不足18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保留着当年的松木桌椅、铸铁壁炉和玻璃花瓶。这些静默的物件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的诞生。
1952年,会址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428件珍贵文物串联起共产党人的初心之旅。其中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纸张虽已泛黄,真理的光芒依然璀璨。
2017年修缮后的纪念馆增设沉浸式情景党课,运用全息影像技术还原历史场景。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会址单日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这座看似寻常的石库门建筑,已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