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上海繁华的淮海中路,拐入静谧的兴业路,一座青砖灰瓦的石库门建筑静静矗立。门楣上“树德里”三个字庄重古朴,这里便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一个见证中国近代史转折的精神地标。
寻迹:推开历史的门扉展馆入口处的青铜浮雕《起点》以极具张力的线条勾勒出13位代表昂首前行的群像,玻璃幕墙上镌刻的《共产党宣言》节选在阳光下折射出真理的光芒。二楼复原的会议室不足18平方米,方桌、圆凳、茶杯、电灯保持着1921年的原貌,墙上的月份牌定格在7月30日——那个因密探闯入而中断会议的惊险时刻。
毛泽东用过的老式钢笔旁标注着月薪8银元的图书管理员收入
董必武手书的会议记录采用特殊药水密写技术
南湖红船模型旁陈列着当年代表们伪装成打麻将的警报暗号
对话:文物里的初心密码在《新青年》杂志创刊号展柜前,泛黄的纸页上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依然字字铿锵。全息投影技术重现了李汉俊与陈公博就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激烈争论,语音导览中传来邓恩铭用山东方言朗诵《国际歌》的珍贵录音。最令人动容的是何叔衡烈士的粗布长衫,领口磨损处针脚细密,仿佛诉说着这位“秀才革命家”清贫而坚韧的一生。
传承: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尾厅的电子留言墙上,稚嫩的笔迹写着“长大后我要设计太空飞船给党庆生”,退伍军人的感言落款是“哨位上的第100个春天”。来自嘉兴学院的志愿讲解员小张告诉我,他每年要在红船模型前讲解300多场:“每次说到平均年龄28岁的代表们,都能看见观众眼里的光。”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1956年题词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9:00-17:00 |
---|---|
预约方式 | 官网实名预约(提前3天) |
特色活动 | 情景党课《黎明前的抉择》 |
走出纪念馆已是黄昏,梧桐树影婆娑间,兴业路76号的灯光次第亮起。百年前那盏照亮中国前程的明灯,此刻正化作万千星河,映照着新时代的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