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一栋石库门建筑内,13名中国共产党代表与2名共产国际代表围坐在长方桌前,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秘密会议悄然拉开序幕。中共一大的召开,不仅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投下一块巨石,激荡起民族复兴的层层波澜。
一幢石库门与一艘红船:见证历史的时空坐标走进修缮一新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二楼会场的蜡像场景栩栩如生地复原了当年场景:毛泽东身着长衫执笔记录,李汉俊与陈公博就革命道路展开激辩,窗口特意悬挂的深红色窗帘,仿佛仍在为这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严守秘密。会议因法租界巡捕搜查被迫中断后,代表们辗转至浙江嘉兴南湖,在画舫中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从此,这艘普通的丝网船被赋予“红船”的象征意义。
“纪念馆内陈列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封面上还留存着陈望道翻译时误蘸墨汁的痕迹,印证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传奇故事。”
从50余颗火种到9600万党员:初心使命的时空对话历史时刻 | 关键数据 |
---|---|
1921年中共一大 | 13名代表,全国50余名党员 |
2023年中共二十大 | 9600多万党员,领导14亿人民 |
旗帜鲜明的政治品格:首部党纲明确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早期文件中6次出现“工农劳动者”表述
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一大代表中既有毛泽东、董必武等革命伟人,也有后来脱党的陈公博、周佛海
如今的中共一大会址,已发展为包含宣誓广场、初心讲堂的综合性教育基地。2021年落成的新馆通过裸眼3D技术重现“开天辟地”动态影像,5G+AR导览让参观者可以“穿越”到1921年的会议现场。数据显示,纪念馆年均接待量超150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观众占比达62%。
“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习近平在瞻仰一大会址时的讲话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回望,这座青红砖相间的石库门建筑,恰似一部立体化的党史教科书。当青年党员在巨幅党旗前庄严宣誓,当红领巾讲解员用稚嫩嗓音讲述历史,中共一大会址承载的建党精神,正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