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石库门建筑里,13位平均年龄仅28岁的年轻人齐聚一堂,悄然开启了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篇章。中共一大在此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座青砖黛瓦的建筑,历经百年风雨,仍以庄重的姿态诉说着革命初心的赤诚。 李汉俊使用过的铜制墨水台,金属表面仍可见岁月侵蚀的斑驳 1920年《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展柜前常年聚集着研读的观众 多媒体沙盘动态还原会议期间被迫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惊险过程
AR历史还原
通过手机扫描建筑细节,可观看1921年街道场景的数字复原影像,对比今昔巨变。
"当时连正式的会议记录都未能留存,这些文物成为解码历史的关键钥匙"
VR情景模拟
戴上设备即可"参与"南湖会议,在烟雨楼台中见证《中国共产党纲领》的诞生时刻。
每月首个工作日的清晨,会址门前可见新党员庄严的宣誓队列;暑期"红领巾讲解员"项目让青少年通过考证历史细节深化认知。数据显示,2022年接待参观者达86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群体占比62%。
| 年份 | 参观人次 | 青少年占比 |
|---|---|---|
| 2020 | 52万 | 58% |
| 2021 | 127万 | 65% |
| 2022 | 86万 | 62% |
当参观者抚摸着会址门框上的铜制门牌,或许能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同频共振。这里不仅是党史的原点,更是每个中国人理解现代中国精神基因的必修课堂。正如展馆结束语所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