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初垂,青石板路上灯笼次第亮起,朱漆牌坊下人影绰绰。这座百年古街的中秋市集,在今夜化作一座流动的民间艺术博物馆。老字号糕饼铺飘来桂花香,檐角铜铃随风轻吟,游人们摩肩接踵,目光在琳琅满目的手作文创间流连——这里正上演着一场传统与创意交织的淘宝盛宴。
沿着斑驳马头墙延伸的摊位群中,二十余位匠人各显神通。苏绣传人李师傅的摊前悬着《玉兔望月》双面绣灯,细若发丝的蚕丝在光影中流转出月宫幻境;隔壁陶艺家用釉里红技法烧制的茶盏,盏底藏着半轮金箔月亮,注满清茶时便见金蟾浮影。更有竹编艺人现场演绎「月满西楼」灯笼制作,篾条在苍老指间翻飞如蝶,引得孩童们蹲坐围观。
「这些铜模都是爷爷那辈传下来的」糕饼摊第三代传人指着木质展柜里五十余个月饼模具,从传统祥云纹到卡通玉兔造型跨越百年
大学生创业团队将拆迁老屋的雕花窗棂改造成夜灯,榫卯结构里嵌着智能感应灯带
汉服工作室推出的月桂香囊体验包,内含中药配方与刺绣材料,现场教学缝制的人群排成长龙
市集中央的八角亭里,剪纸艺人王秀娥正指导游客剪「月宫折桂图」,红纸碎屑如落英纷飞。不远处传来叮叮脆响,锡器锻造技艺传承人演示着「月兔捣药」浮雕制作,围观者可用手机扫码获取AR讲解。最热闹的当属活字印刷体验区,人们将「千里共婵娟」诗句排版印刷,墨香与欢笑声漫过飞檐翘角。
「以前觉得非遗很遥远,现在能亲手触摸这些技艺的温度」——现场参与者张女士
美食 | 特色 |
---|---|
沉香月饼 | 用古法窖藏三年的陈皮入馅 |
月光酒酿 | 紫米与洛神花酿制的粉紫色佳饮 |
兔儿爷糖画 | 可食用金粉勾勒出敦煌飞天元素 |
当电子支付提示音与算盘声此起彼伏,当直播镜头扫过银发匠人满是皱纹的笑脸,这场市集完成了传统与时代的深情对话。离场时,抱着手作风铃的姑娘与提着鱼灯的老伯在转角相遇,月光将他们的影子叠在明代石碑的刻字上——「天涯共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