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一幢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建筑内,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秘密聚集。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以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在此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因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被迫中断,最终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 这座看似普通的民居,见证了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觉醒。当时军阀割据、列强环伺的社会背景下,这群年轻人以《共产党宣言》为指南,确立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阶级剥削的革命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正式结合。
初心宣言的诞生地
会场二楼不到18平方米的客厅里,代表们用五天时间完成了三项历史使命: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通过《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立以工人运动为工作重心;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泛黄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手稿复制件至今陈列在展厅,"废除资本私有制"的纲领性主张,与今日"共同富裕"的理念形成跨越百年的精神传承。会场内复原的油灯、茶具、藤椅,无声诉说着初创时期艰苦奋斗的岁月。
1921年的初心承诺
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目标
发动工人运动的实践路径
2023年的实践答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址纪念馆运用全息影像技术,让参观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与参会代表"对话"。数据显示,2022年该馆接待观众达112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68%,红色基因在新一代中得到鲜活传承。
这座建筑面积仅600余平方米的纪念馆,已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周边改造升级的"新天地"历史文化风貌区,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红色地标景观。
"每次讲解到代表们连夜转移嘉兴南湖的情节,观众席总会有年轻人悄悄抹眼泪。"——资深讲解员王梅的观察日记
会址内新增的"初心讲堂",每月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2023年上半年统计显示,已有127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来此参观,这座石库门建筑正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共产党精神密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