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一座典型的石库门建筑静静矗立在闹市之中。青砖黛瓦的门楣上,“中共一大会址”六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齐聚于此,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场会议因法租界巡捕袭扰而被迫转移至嘉兴南湖游船,却从此点燃了改变中国命运的燎原之火。
“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习近平
纪念馆内112件国家一级文物构成立体化的历史叙事:
1920年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泛黄纸页上的油墨依然清晰可辨
代表们使用过的钢笔、怀表等私人物品,折射出革命者的生活印记
泛黄的《新青年》杂志原件,定格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激荡
展厅中央按1:1比例复原的会议场景最具震撼力:斑驳的条桌、手写议程、老式茶具,甚至窗棂透进的光线角度都经过历史考证。驻足凝视,仿佛能听见青年毛泽东带着湘潭口音的发言在屋内回响。
现代展陈技术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全息投影重现代表们激烈辩论的场景
互动地图展示共产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的路径
AR技术让文物自动解说背后的故事
在“初心守护”互动区,参观者可用电子毛笔在虚拟长卷上续写入党誓词。数据显示,该馆年均接待观众超150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达62%。
2017年习总书记带领政治局常委在此重温入党誓词,给百年建筑注入新时代内涵。当前展馆正以数字化升级打造“永不闭幕的红色课堂”:
5G+8K直播让偏远地区党员同步参观
区块链技术实现文物数字确权
元宇宙展厅即将上线
当00后观众戴着VR设备“参加”虚拟一大会议时,历史的温度正以新的方式延续。这座石库门建筑犹如时空胶囊,封存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密码,持续释放与时俱进的精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