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繁华的市中心,坐落着一处承载中国共产党诞生记忆的红色地标——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这座青砖灰瓦的石库门建筑,不仅是近代中国历史转折的见证者,更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殿堂。
一幢石库门,一段开天辟地的历史位于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的中共"一大"会址,原为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在这座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内,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筑主体由青色砖墙与乌漆大门构成,门楣装饰巴洛克风格浮雕,体现了海派文化与西方建筑元素的交融。
会议室复原陈列着杉木长桌、瓷质茶具等1921年原物
二楼展厅藏有《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
数字化展区运用全息投影再现会议场景
多维展陈里的初心密码纪念馆通过文物陈列、场景还原、多媒体交互等方式,构建起立体化的党史学习教育空间。镇馆之宝包括:
文物名称 | 历史价值 |
---|---|
董必武题词手稿 | 最早记录"七一"建党日的原始文献 |
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 | 首个中文全译本孤本 |
会议签到簿 | 见证13位代表亲笔签名 |
2021年扩建开放的新馆,通过5G+AR技术实现沉浸式观展。参观者可:
在"初心讲堂"聆听专题党课
通过互动屏幕检索12万多件革命文献
在宣誓墙前重温入党誓词
据统计,纪念馆年接待量超120万人次,已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每逢"七一",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群众在此感悟真理力量,汲取奋进动能。
"这座建筑不仅是历史的容器,更是精神的灯塔。"——中共党史专家金冲及
百年前播撒的革命火种,如今已化作新时代的信仰之光。中共"一大"会址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将持续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