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繁华的淮海中路旁,一幢青红砖墙的石库门建筑静静矗立。这座看似普通的民居,正是中国共产党梦想启航的地方——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地标,这里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
1921年7月23日,13位平均年龄仅28岁的代表在此汇聚。展馆内复原的木质方桌、瓷质茶具、雕花椅凳,将参观者瞬间拉回那个风雨如磐的夜晚。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的会议场景中,毛泽东同志正在用湖南口音发言,李达手持《共产党宣言》进行讨论...
陈望道翻译的首版《共产党宣言》原件
代表们使用过的钢笔、眼镜等贴身物品
会议转移嘉兴南湖的沉浸式船舱体验
在VR体验区,参观者可以佩戴设备参与‘历史选择题’:跟随代表们突破法租界巡捕的搜查,在虚拟场景中做出关键抉择。智能讲解系统通过人脸识别,为不同年龄访客定制解说词,让初中生听到青年毛泽东的求学故事,党员干部则能深度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制定过程。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1956年题词
纪念馆文创商店里,00后设计师将一大元素融入时尚单品:印有‘1921’字样的国潮卫衣、南湖红船造型的U盘、革命语录手账本等产品供不应求。每逢七一,馆前广场上演先锋话剧《破晓》,大学生演员用现代戏剧语言重现建党伟业。
参观数据
2023年接待量:287万人次
青少年占比:41%
主题党日活动:5600余场
当游客在宣誓墙前举起右拳,当少先队员在浮雕前齐唱队歌,这座百年建筑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大会址不仅是历史坐标,更是指引新征程的精神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