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上海,梧桐树影婆娑。当我站在兴业路76号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前,1921年的风云岁月仿佛穿透时空扑面而来。这座看似普通的民居,正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原点。
展厅入口处的铜版浮雕墙,13位代表与2位国际友人的形象在灯光下泛着庄严的金色
泛黄的《新青年》杂志原件旁,全息投影再现李大钊同志在北大红楼演讲的场景
董必武同志手书的"作始也简,将毕也钜"题词,在玻璃展柜中静静诉说初心
二楼复原会场内,十二把榉木椅围绕着铺着白色台布的条桌。墙角的老式座钟永远停在1921年7月23日晚8时,桌上那盏荷叶边盖的煤油灯,仿佛还在为惊心动魄的深夜会议照明。
在多媒体互动区,"时空信箱"收集着参观者的电子留言:"00后"大学生写下"愿以青春守护这盏明灯",退役军人留言"若有战,召必回",海外游子感慨"走遍世界更懂母亲党的伟大"...
临别回望,阳光正透过梧桐叶在青砖墙上跳动。那扇镶嵌着雕花铜环的乌漆大门,已不再是普通的历史建筑,而是一座永远燃烧的精神火炬,照亮着新时代的长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