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见证历史的抗战遗址,一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一、历史背景:从私家宅邸到革命圣地坐落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麓的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私人别墅,因其姓氏得名“香山别墅”。1939年,这处依山傍水的宅邸被国民党军统局强占,改造为秘密监狱,成为与渣滓洞齐名的“两口活棺材”之一。
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关押过包括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车耀先等大批革命志士。狭窄的囚室、阴森的地牢、高耸的围墙,无声诉说着那段黎明前的黑暗岁月。
二、红色印记: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白公馆最令人动容的,是革命者在极端环境下展现的坚定信仰。囚友们曾在牢房墙壁上刻下“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的诗句;用香烟盒纸制作《挺进报》传递消息;甚至在刑场上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最具代表性的“狱中八条”——革命者在牺牲前总结的经验教训,至今仍是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教材。这些用生命凝成的忠告,彰显了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三、当代价值: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公馆每年吸引超百万游客。其旅游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
历史教育功能:通过实物展陈(如刑具、烈士遗物)和情境复原,让年轻一代直观感受革命艰辛
精神传承作用:“红岩精神”通过参观、宣誓等活动得以延续
文旅融合典范:与周边渣滓洞、歌乐山森林公园形成红色旅游集群
四、旅游特色:多维度的参观体验景区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参观沉浸感:
实景复原展示:保留原貌的刑讯室、牢房让人身临其境
数字技术应用:AR导览系统还原历史场景
主题教育线路:与红岩魂陈列馆联动的“信仰之路”研学路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景区推出的“夜游白公馆”项目,通过灯光设计与情景剧表演,使历史叙事更加生动感人。
五、社会影响:超越景区的文化符号白公馆已超越物理空间的意义,成为重庆红色文化的地标。近年来开展的“红色故事会”“烈士家书诵读”等活动,使其成为:
党员干部开展主题教育的实践课堂
青少年研学旅行的首选目的地
影视创作(如《红岩》)的重要取材地
据重庆市文旅委数据,2023年白公馆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游客占比超过40%,显示出红色旅游年轻化的趋势。
结语:永恒的精神灯塔青砖灰瓦的白公馆,既是历史的伤疤,也是精神的丰碑。它用沉默的建筑语言告诉世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源于无数革命者的艰苦奋斗。作为红色旅游的热门景点,它将继续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的时代使命,让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本文数据来源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3年度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