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的方塔园内,一座古朴的方形砖木塔巍然屹立,这便是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的兴圣教寺塔,后人因其独特造型称之为“松江方塔”。历经宋、元、明、清四代更迭,这座高42.5米的九层佛塔如同一位缄默的史官,见证了江南水乡的繁华与沧桑。
天圆地方:罕见的方形塔身暗合古人宇宙观,四面逐层收缩的轮廓造就独特视觉韵律
斗拱迷宫:177朵宋代原构斗拱如莲花绽放,其中54%为建塔时遗存
塔刹玄机�>:10米高的铸铁塔刹由覆钵、相轮、宝瓶组成,内置铜碑记藏佛经
明代《松江府志》载:“塔势峥嵘,登眺者见九峰三泖如在几席”
时代 | 事件 | 痕迹 |
---|---|---|
元至正 | 战火焚毁寺院 | 塔身熏黑痕迹 |
明洪武 | 僧人道安重修 | 三层南檐铁箍 |
清乾隆 | 文人雅集 | 塔壁题诗墨迹 |
1974年大修时,工匠在塔刹宝瓶中发现宋代钱币、铜佛像等文物,其中鎏金坐佛掌心托着的琉璃珠,经检测为西域传入的钠钙玻璃。
2013年启动的数字化保护工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了2.6亿个数据点,精确到0.5毫米的裂缝都被记录存档。如今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看到虚拟复原的宋代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