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上海街头,一座青砖红瓦的石库门建筑静静矗立。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色起点”。穿越时空的印记,这座建筑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火种,也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1921年7月23日,来自全国的13位代表与2位共产国际代表,在这栋不起眼的民居中召开了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彼时的中国正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内忧外患交织。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建筑形制:典型上海石库门民居,黑漆大门配铜环,天井与客堂间构成隐蔽空间
会场布局:18平方米的会议室还原了当年的长餐桌、瓷茶具与油灯陈设
安全设计:后门直通弄堂的逃生通道,见证特殊时期的斗争智慧
纪念馆通过三大展区讲述党的诞生故事:
历史文物陈列馆:展出《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等148件珍贵文物
多媒体互动区:利用全息投影重现代表们激烈讨论的场景
宣誓教育厅:巨幅党旗前每日可见新党员庄严宣誓
如今的会址已成为红色地标,每年接待超百万参观者。年轻党员在此重温入党誓词,少先队员开展主题队日活动,国际友人透过这里读懂中国。2021年新建的沉浸式党课剧场,通过角色扮演让观众亲历惊心动魄的会议转移过程。
当暮色笼罩太平桥街区,会址的轮廓灯逐一亮起。从18平方米的会议室到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历史在这里写下注脚:一个小型秘密会议,最终成长为引领十四亿人奋斗的百年大党。这座石库门建筑,始终是共产党人追寻初心的精神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