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代改称嘉岭山,因山上建有唐代九层八角砖塔而得名。这座高44米的古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历经宋、明、清多次修葺,至今已屹立1200余年。塔身由青砖砌成,登临塔顶可俯瞰延安全貌,清代“延安八景”中的“嘉岭叠翠”便源于此。
二、红色记忆的精神地标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宝塔山成为中国革命的精神象征。抗战时期,宝塔上的灯笼曾作为防空信号塔;宝塔山下的窑洞里,曾传出《解放日报》的印刷机声。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回延安》中写道:“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道出了亿万民众对革命圣地的深情。
三、文旅融合的现代名片如今的宝塔山景区已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形成“山、塔、城、水”一体化的景观体系:
历史遗迹群:范公井、摩崖石刻、烽火台等23处文物点
红色文化体验:宝塔山灯光秀、《延安延安》实景演出
生态景观带:登山步道、观景平台、林相改造示范区
四、数字背后的旅游价值据统计,宝塔山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研学旅行占比达40%。景区创新推出的“宝塔山数字博物馆”,通过VR技术还原1937-1948年的历史场景,使文物活化率达到85%。
五、文化符号的多维延伸从1985年延安卷烟厂的“宝塔山”香烟商标,到如今“我在延安给祖国比心”网红打卡点,宝塔山的形象不断被赋予新时代内涵。其剪影出现在中国邮政发行的革命圣地系列邮票上,更成为延安苹果、小米等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标识。
这座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胜利的圣山,正如著名作家魏巍所言:“宝塔山是延安的眼睛,它看过苦难,更见证辉煌。”当夕阳为古塔镀上金边,延河倒映着山影,这座精神坐标依然在向世人讲述着永不褪色的初心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