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作为中国革命圣地的标志性景观,宝塔山不仅是延安的地理坐标,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红色文化基因。这座海拔1135.5米的古岭,因山顶唐代宝塔而得名,如今已成为延安旅游文化最闪亮的名片。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代改称嘉岭山。山上九级八角砖塔始建于唐代,明代重修后留存至今。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宝塔成为革命圣地的象征。周恩来曾感慨:“延安有宝塔,好比巴黎有埃菲尔铁塔”,道出了其在精神层面的标杆意义。抗日战争时期,宝塔山上的信号灯曾为往返延安的飞机导航,见证了无数重要历史时刻。
如今的宝塔山景区融合了历史遗迹与现代规划:
摩崖石刻:范仲淹题刻“嘉岭山”与“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宋明石刻错落山崖
古城墙遗址:明代修筑的城墙残段蜿蜒山脊,诉说边塞往事
摘星楼:登临此楼可俯瞰延安新城全景,夜间宝塔灯光秀更显璀璨
烽火台:复原的古代军事设施与宝塔形成时空对话
这些元素共同构建起跨越千年的文化叙事场域。宝塔山每年吸引超百万游客,其旅游开发注重体验式教育:
实景演出《延安保育院》在山麓剧场再现革命岁月
VR技术还原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重大事件
“背包青年”研学项目让青少年重走革命路
山腰的延安城市规划馆展示老区新发展
宝塔山的形象已深度融入城市品牌建设:人民币第五套一元纸币背面图案、各类红色影视剧取景、各类党建活动标识设计等,使其成为最具辨识度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近年来开展的“宝塔山国际摄影周”“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联动游览”等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其文化外延。
当晨光掠过塔尖,延河倒映出山影,宝塔山如同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新时代延安转型发展的参与者。这座承载着初心与使命的圣山,正以开放姿态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