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歌乐山麓的苍松翠柏间,白公馆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静静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座看似普通的建筑,不仅是一座囚禁过革命志士的看守所旧址,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如今已成为红色旅游中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
一、历史烙印:黑暗岁月中的不屈之光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被军统特务机关改造为秘密监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关押过车耀先、许晓轩等众多革命志士。阴森的牢房、残酷的刑具,见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也映照出共产党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铮铮铁骨。
历史定格:1949年11月27日,距离重庆解放仅三天,国民党在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200多名革命者壮烈牺牲。如今馆内展出的《狱中八条意见》,是烈士们用生命凝成的政治遗言,依然振聋发聩。 二、精神高地:红色基因的当代传承白公馆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承载的精神财富。每一间囚室都曾进行过无声的抗争,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理想的鲜血。罗世文烈士狱中写道“故国山河壮,群情尽望春”,展现出革命者身处囹圄仍心系天下的胸怀;小萝卜头宋振中在监狱中坚持学习的故事,更感动了无数后来人。
这种“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通过白公馆的实物展陈、情景复原和多媒体展示,让参观者得以穿越时空,感受那种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境界。许多单位在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青少年在此举行入团宣誓,这里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三、文化名片:红色旅游的创新表达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白公馆在红色旅游发展中不断探索创新:
沉浸式体验:运用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游客“走进”当年的斗争现场
故事化讲述:通过专业讲解和情景剧表演,使历史事件更加鲜活感人
数字化展示:建立网上纪念馆,让红色文化突破时空限制
文旅融合:与渣滓洞、红岩魂陈列馆等联动,形成完整的红色教育基地
数据见证:近年来,白公馆年均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占比超过40%,显示出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强大吸引力。 四、时代价值: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白公馆所代表的红岩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提醒我们: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成就事业的必备品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些从血与火中凝结的智慧,对于今天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站在白公馆的放风坝前,仰望那一方被高墙切割的天空,我们更能理解自由的可贵;抚摸牢房里冰冷的铁窗,我们更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座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面镜子,照见过去,也映照未来。
结语重庆白公馆作为红色旅游的文化名片,其意义远超旅游本身。它是民族记忆的保存者,是革命精神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当我们走进这里,不仅是在回顾历史,更是在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汲取前行力量。这张名片将继续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讲述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 本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