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重庆沙坪坝区歌乐山麓的白公馆,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记录着抗战时期与解放前夕的风云变幻。这座始建于1930年代的建筑,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因其姓氏得名“白公馆”,后成为国民党军统局的秘密监狱,如今作为红岩联线文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重庆文化旅游的标志性景点。
白公馆建筑群融合了中西风格,主体为砖木结构的两层青砖小楼,拱形门窗与雕花栏杆透露出民国建筑的精致。院内的黄葛树已逾百年,虬枝盘曲间见证着历史的沧桑。1939年,军统局将其改造为秘密监狱,主要用于关押政治犯,包括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将领,小萝卜头宋振中一家曾被囚禁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白公馆与附近的渣滓洞监狱共同构成“两口活棺材”,是小说《红岩》中许云峰、江姐等人物原型斗争的重要场景。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溃败前制造了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白公馆仅有19人侥幸脱险。馆内现保留着牢房、刑讯室和烈士遗物,墙壁上可见革命者刻下的“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等诗句。陈列馆中展出的《挺进报》复制品、锈迹斑斑的脚镣,无声诉说着那段黑暗与坚守并存的岁月。
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孕育了永放光芒的红岩精神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公馆每年吸引超百万游客。景区通过沙盘模型、光影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并开设夜游项目,增强沉浸式体验。2021年推出的“红岩故事”VR实景观影,让年轻一代更直观感受历史。
最佳游览季节:春秋两季,避开重庆夏季高温
特色活动:清明祭奠烈士、国庆红色主题展
周边联动:与渣滓洞、磁器口古镇形成经典红色旅游线路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白公馆的存在提醒人们勿忘历史。它不仅是重庆的“城市记忆容器”,更通过研学旅行、党史教育等活动,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未来,景区计划引入数字博物馆技术,开发跨国红色旅游合作项目,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
正如一位游客在留言簿所写:“站在白公馆的台阶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这里不是冰冷的遗址,而是民族精神的活态传承。”










